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首席观察 > 文章

22

2022-11

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更好助力稳增长、扩内需

发布日期:2022-11-22      点击量:1944

11月21日,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65%、4.30%,均与上月持平,符合预期。这是LPR自8月后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变。下一阶段,金融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继续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引导LPR适当下行,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更好地助力稳增长、扩内需。LPR虽然属于市场利率,但作为贷款利率定价基准,备受市场关注。为更好地助力宏观经济恢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今年以来LPR已经三次发生变化:1月20日,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分别比上月下降10个、5个基点,这是今年LPR第一次下降;维持3个月不变之后,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下降到4.45%,下降15个基点,1年期LPR仍为3.7%;维持两个月之后,8月22日,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分别比上月下降5个、15个基点。本月LPR仍然维持不变,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本月政策利率未发生变化。11月15日,央行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是2.75%、2.0%,均与上月持平。LPR在1年期MLF上加点而来。一般而言,MLF中标利率未发生变化,LPR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低。第二,LPR今年以来已经多次下降。如前所述,今年LPR已经下降三次,其中1年期LPR共下降1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共下降35个基点。LPR多次下降之后,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正在显现,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已经明显降低。第三,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了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LPR下降虽然还有一定空间,但并非当务之急。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尽管今年以来银行负债成本有所下降,但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让利以及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等,利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2%,增速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因此,如果资金成本没有进一步降低,银行压缩LPR加点的动力不足。与我国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不同的是,欧美发达经济体为抑制持续走高的通货膨胀,连续进行大幅度加息。如美国,今年以来已经加息6次,利率累计上升375个基点。对我国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包括美国在内发达经济体大幅度加息的外溢风险,做好妥善的应对安排。但发达经济体开启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基本符合预期,对我国影响相对有限。而且,随着近期美国物价水平有所回落,美联储或将放缓加息步伐。疫情发生以来,尽管我国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但总体而言货币政策仍然稳健,并未实施“大水漫灌”等宽松手段,政策调整优化的空间较大。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从多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用好总量工具,突出结构性工具作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并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更有力地提振信心和预期,更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助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从利率水平看,金融管理部门仍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继续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或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LPR继续下行。一是适时实施降准。降准将显著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增强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持续性。目前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也有下降空间。二是降低政策利率。在进行MLF和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时,推动政策利率适当降低,为LPR下降创造条件。从10月金融数据看,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11月21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考虑引导5年期以上LPR继续下降,从需求端着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般而言,较多的住房贷款以1月1日作为重定价日,若12月LPR下调,将有力地提振居民住房消费需求,还有助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更多居民的住房消费负担。同时,5年期以上LPR下降也有助于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成本,助力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8

2022-11

“企业强,居民弱”,如何看待10月份金融数据变化

发布日期:2022-11-18      点击量:1956

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0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和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0月份社会融资和金融数据喜忧参半,社会融资和贷款增量有所回落,企业中长期贷款维持较高景气度但居民贷款增长乏力,对此应全面客观地看。总体而言,1-10月社会融资和贷款增长仍然强劲,宏观经济回暖态势未改。随着科学精准防疫二十条措施出台,市场信心和预期得到极大的提振。下一步应紧紧抓住四季度的关键时机,继续采取全面的稳经济措施,激发有效融资需求,巩固和促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11.8%,比上月末放缓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为5.8%,比上月末放缓0.6个百分点。M2增速环比小幅回落,主要是因为10月为缴税大月,叠加5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财政存款增加超过万亿,回笼了一部分基础货币。M1增速环比有所放缓,反映出受疫情等影响,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仍然受到抑制。M2增速环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比上年同期高了3.1个百分点,仍然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总体而言,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上月增量为2.47万亿元。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上月增量为3.53万亿元,同比少增7097亿元。整体来看,10月我国社会融资增量、人民币信贷新增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特别是环比均下降较多,低于市场预期。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总量增长不及预期,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疫情影响。10月份来,疫情在多点蔓延,多地采取严格管控措施,扰动经济运行特别是企业生产经营、居民就业消费,抑制有效融资需求。二是季节影响。9月是三季度最后一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均超常规大增,一定程度上透支了10月融资需求;而9月份较大的增量,也导致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环比大幅度少增。三是基数影响。2021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增量分别为1.59万亿元、8262亿元,在同期数据中偏高。去年10月基数相对较高,是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的重要原因。从结构看,10月份金融数据呈现出“企业贷款强,居民贷款弱”特点。10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26亿元,同比增加1525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新增4623亿,同比多增2433亿。值得一提的是,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已是连续三月同比多增。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以及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实施,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领域支持,持续推动企业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这也表明,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措施加快落地,企业对未来的信心逐步恢复,预期相对积极。需要关注的是,10月住户贷款表现疲弱。其中,住户短期贷款减少512亿,同比少增938亿;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332亿,为今年5月以来最低;同比少增3889亿,连续11个月同比少增。住户短期贷款同比少增且负增长,反映出受多重因素影响,居民就业、收入不够稳定,日常消费需求下降。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少增,与当前商品房销售情况不佳基本一致,反映出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仍然较为低迷。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1月11日,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进行具体部署。科学精准防控二十条措施实事求是,大力调整优化有关政策,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稳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这也是当天A股市场大涨的关键原因。下一步,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二十条措施,统筹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尽快降低疫情给经济和民生带来的过大冲击。应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继续适时灵活地调整防控政策措施,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杜绝“层层加码”“一刀切”等不合法、不合理的做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快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10月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房地产市场是影响重要因素。应加快调整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阶段性放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相关要求;通过央行“三支箭”措施、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等措施,加大对房地产企业流动性支持,对“保交楼”项目予以专项支持。对个人住房贷款,应进一步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采取下调首付比例、取消“认房又认贷”、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进行优化。目前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下一步,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也应进行适当调整。对限购政策,可精准实施“因区施策”,适当放开一二线城市郊区的限购政策。金融管理部门应继续落实好前期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举措,货币政策仍应加大实施力度,适时进行降准、降息等,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有效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不断完善考核激励和业务流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解难力度,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需求。

18

2022-11

“反催收联盟”套路如何攻破?专家支招

发布日期:2022-11-18      点击量:2574

近年来,以“反催收联盟”为代表的、针对个人借贷的恶意逃废债行为和相关组织迅速增多,且表现出有组织、成规模、集团化。据有关机构检测,2021年涉及“延期还款”“停息挂账”“债务重组”“征信修复”等内容的QQ群、微信群约达8.8万个,每群少者百人多者超千人,这意味着进行“反催收”的人员或达数百万。“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成立的债务法务咨询类公司约为过去10年总和的5倍,目前全国此类公司已超过1万家。总体而言,“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行为呈现运作模式“产业化”、宣传方式“网络化”、蔓延态势“扩散化”等特征,已给社会造成较大风险隐患,包括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同时还会损害金融消费者利益。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规章制度,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此类行为和相关组织加强综合治理。恶意逃废债的三种表现形式从具体形式看,针对个人借贷的恶意逃废债行为主要有三种形式。“代理投诉”。即以提供法律服务为名义,帮借款人编造困难处境,伪造相关材料,反复向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投诉施压,以此来达到减免和逃避债务的目的。“反催收联盟”。以能为借款人减免债务的名义,向借款人传授降低息费、延期还款等手段,教唆、煽动其主动逃避债务,甚至以违法手段拒绝偿还借款。“征信修复”。以帮助借款人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修复个人信用为由,通过伪造材料投诉金融机构等手段,威胁金融机构修改信用报告、减免相关债务。无论是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通过违法违规手段,帮助借款人“减免息费”“重组债务”“修复征信”,并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如果未达到目的,可能将借款人相关信息进行转让和售卖。在保险领域,还有“恶意投诉+代理退保”等现象。可以看到,“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行为越来越多样,性质也愈加恶劣,部分行为表现出有组织、有预谋的黑社会专业犯罪性质,且已形成一条庞大的灰色、黑色产业链。其“黑社会性质”的一个典型表现是通过密集的恶意投诉甚至暴力事件,威胁敲诈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部分缺乏职业操守的媒体、自媒体和网络平台,也通过炮制负面报道施压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为恶意逃废债行为和组织推波助澜。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不良影响当前,“反催收联盟”等各类恶意逃废债行为泛滥,已经产生多个方面的不良影响。破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组织通过各种手段,怂恿教唆借款人逃避债务、拒绝还款,使不诚信行为得不到惩戒,助长逃废债的不良行为和风气,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冲击和破坏。侵害相关机构合法权益。此类行为以少偿还、不偿还应偿还的个人借贷为目的,导致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不良贷款率上升,加大相关机构经营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此类组织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监管投诉等权利,使得大量恶意投诉和虚假投诉挤占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容易干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秩序,影响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对其他消费者的服务和保护工作。还有一些恶意逃废债组织变本加厉,在无事实依据支撑的情况下,对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无端发难,故意激怒客服、催收人员,试图虚构暴力催收的既成事实,进而投诉、要挟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或教唆客户或直接代替客户通过信函、热线电话向监管机构投诉,谎称收到银行或委外催收机构暴力催收、威胁恐吓,通过网点闹访、向媒体散播不实信息等施压,以导致其失业、抑郁、名誉损失等不实情况进行敲诈勒索。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治理难点由于“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行为隐蔽性强,违法成本低,治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恶意逃废债行为难以发现、辨别。恶意逃废债组织基于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等隐蔽的“叫卖”形式,提供包括“个人信用包装”“投诉材料处理”等服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其中不少从业者,此前即为P2P网贷公司等催收机构中的一员,对借贷催收流程熟悉,且了解金融规章制度,对消费者有很强的诱导性和欺骗性。其次,“反催收联盟”易钻补助措施漏洞。疫情发生后,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举措引导金融加大力度支持疫情防控,鼓励金融机构对因疫情影响工作、生活困难的人群采取延期还款等人性化措施。而这样的政策措施被恶意逃废债组织“借题发挥”,通过伪造病历、渲染悲情等方式,将人性化政策变为其逃废债务、滋生事端的理由。最后,相关治理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目前,对恶意逃废债行为和组织的治理主体尚不明确、治理依据不充分,对违规人员无明确处罚措施,导致治理难度较高、违法成本较低。这也是“反催收联盟”等恶意逃废债行为越来越猖獗的重要原因。针对恶意逃废债行为开展的整治工作与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整治工作实践。如,广东银保监局于2021年8月起开展保险领域恶意投诉举报专项打击行动,恶意代理投诉不断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重点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对违法违规的“征信修复”机构依法严肃查处。4月,浙江银保监局联合浙江省公安厅等公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举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强调对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或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将依法严厉打击,对唆使消费者缠访、闹访,尤其是对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建议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在工作机制上,应建立金融、公安、网信、市场监管以及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综合施策,综合治理,打出法律和政策的“组合拳”,提高治理打击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在制度规范上,应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针对性的司法解释,明确“代理投诉”“反催收”“征信修复”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大幅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进一步增强治理打击的威慑力。而当下,则应抓紧开展一场全国性的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时间加大打击处置力度,加紧遏制恶意逃废债行为的高发态势,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营商环境。建议金融管理部门提高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日常工作中,金融管理部门要注意区分消费者投诉和非消费者投诉,区分消费者合理投诉与不合理、不合规投诉。具体来说,要进一步优化投诉统计机制,对消费者和相关组织不合理、不合规投诉,不应纳入投诉处理流程;对消费者和相关组织的重复投诉,应进行仔细甄别,不给“代理投诉”“反催收”“征信修复”等组织和行为以任何可乘之机。建议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应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征信异议等渠道。建议媒体、自媒体和网络平台应坚守职业操守,净化舆论环境,客观报道金融消费纠纷,不为恶意逃废债行为和组织提供空间和平台。建议金融消费者应主动拒绝“代理投诉”“反催收”“征信修复”等非法组织和非法行为,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切勿将身份证件、家庭信息和金融信息等提供给相关组织和个人,谨防打着维护消费者权益旗号的各种骗局。消费者平时也应养成量入为出、合理借贷的良好习惯,不过度超前消费、过度借贷,将个人债务水平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若个人贷款、信用卡出现逾期,或信用报告出现逾期记录,应积极、坦诚与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沟通。此外,金融消费者还应加强对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理念和信用意识,提高识别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18

2022-11

消费金融数字化有助于提升服务能力

发布日期:2022-11-18      点击量:1854

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居民消费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消费金融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应加快线上化、数字化,创新产品和服务,增强供给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助力经济社会稳步恢复。19世纪,消费金融在美国开始萌芽。20世纪初,美国消费金融伴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而发展;50年代起,得益于战后秩序恢复和政策完善,美国消费金融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金融,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比美国晚了将近半个世纪。我国则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消费金融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规范等阶段,呈现出独有的特点。与欧美等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商业银行仍是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供给者,信用卡业务是其消费金融主要模式。银行凭借资金规模、支付结算优势与品牌声誉资源,抓住优质客户群体,提供刷卡消费、分期等服务。截至2021年底,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8.00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而大型互联网公司借助社交、电商平台优势,通过控制线上流量入口,与商业银行进行激烈争夺,导致银行获客成本持续上升、客群持续下沉。作为重要参与者,消费金融公司着眼于中端客户,提供具有普惠金融性质的信贷产品及服务。截至上半年,已经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达30家,贷款余额超过7000亿元。部分小贷公司、网络平台等承接消费金融的尾部客群,但随着监管政策收紧,其竞争优势逐步下降。总体而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不断加速,市场参与主体持续增加,逐渐形成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一般而言,消费金融产品金额小、笔数多,运营成本较大。在当下发展消费金融,更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作用,提高数字化经营水平,更好地提升获客、运营和风控效率。一是加快创新产品和服务。近年来,得益于金融科技运用,我国消费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加快在线消费场景与消费信贷产品融合,消费金融场景覆盖面持续扩大,包括家电、家装、旅游、教育等行业,服务触手可及;各类消费信贷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实现平台、场景、用户三者高效衔接。二是不断提升服务效率。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在消费金融深度应用。一方面,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获客、活客等环节,深化数字化流程改革,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创新技术运用于风控、催收、反欺诈等领域,在提高风控能力的同时提升了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效率。三是持续降低运营成本。在技术驱动之下,互联消费金融逐渐成为消费金融主流模式。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单笔额度小而分散,服务方式活而变通,用户群广而延伸,业务更容易得到发展。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有效降低消费金融产品风险定价,为更大范围的客户服务成为可能,消费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大大提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我国短期消费贷款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高速扩张的消费金融出现短期负增长。但随着国家稳经济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居民就业和收入形势好转,消费正在逐步恢复。未来在宏观经济稳步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消费金融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而言,消费金融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消费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下一步,消费金融应继续加快和深化数字化,并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新突破:一是加大对新市民群体的服务。3亿左右的新市民群体是消费金融重要服务对象。应充分应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手段,通过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等方式对新市民进行精准画像,创新对新市民的信用评价方式,针对新市民就业、创业、消费等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出期限灵活、额度和费率适中的产品。二是开发大宗消费金融产品。一般消费信贷产品金额小、期限短,消费金融对大宗消费的支持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加强与汽车经销商、电商平台、商场超市等合作,加强大宗消费金融场景建设,推出更多的汽车、旅游、家电、家装主题消费贷款、账单分期等产品,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线。三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金融并不是越下沉越好,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应合理适度。因此,应充分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消费者需求分析,提高消费者需求匹配的精准度,提升审批、催收等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等问题。同时,加大打击有组织的“反催收”联盟、恶意投诉行为。

09

2022-11

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快落地生根

发布日期:2022-11-09      点击量:1862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就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和账户开立、产品投资等方面进行明确或征求意见。其中,与公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银保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下一步,应加快养老金金融产品创新,丰富个人养老金投资选择。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较为突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9064万人,占13.5%,正在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但从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看,目前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第一支柱依赖程度较高,面临可持续性挑战,呈现“一支独大”的结构特征;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发展缓慢,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且面临发展瓶颈;以个人养老储蓄投资形成的第三支柱尚在初步探索过程中,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安排。因此,亟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基本养老保险及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之外,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参照国际成熟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险需求。应该说,从2022年4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推出,到11月《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公布,以及多个配套政策逐步出台,多部门综合施策、协同配合,有力地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在进一步完善操作细则之后,大家应该就能去开设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并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投资了。《暂行办法》明确了个人养老金业务范围、产品类型、账户开立、信息报送、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总体而言,《暂行办法》内容详细,体例完整,既有制度安排又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正式印发,将在促进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暂行办法》针对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提出要求,并对商业银行、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实施名单制管理,既有助于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的机构网点、客户资源等优势,也有助于选择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较强的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平稳起步、健康发展。商业银行、理财公司覆盖海量客户群体,分支机构触及城乡各地,能够提高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同时,通过其银行及理财公司在债券和非标投资的长期投资经验和风控能力,将为个人养老金产品带来长期稳健的收益。根据《暂行办法》,参加人应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确定一个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商业银行只能为同一参加人开立一个资金账户,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这是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领取条件前,资金账户中的资金封闭管理,不能转出、领取;符合国家规定的领取条件后,参加人可以办理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服务,将资金划转至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封闭运作是国际上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的普遍做法,有助于保障账户资金及收益用于养老目的,也有助于引导参加人养成长期投资习惯。当然,是否允许参加人在特殊情境下(如罹患大病等)提前支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三支柱模式是全球养老保障主流模式。只有通过多支柱均衡发展,才能建立起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展养老理财、养老保险产品试点,特别是养老理财产品契合市场需求,受到投资者欢迎,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即将推出。结合国外成熟经验和国内发展现状,下一步应充分发挥银行体系、保险行业和资本市场的不同市场优势,加强行业协同与资源整合,打造跨周期、长期限、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模式和投资产品体系。应以《暂行办法》公布为契机,通过养老领域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开发专属的理财、储蓄、基金、信托等养老功能产品,更好地为养老领域提供丰富多元的金融服务。值得关注的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概念首次出现。《暂行办法》规定,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是指符合金融监管机构相关监管规定,由符合条件的理财公司发行的,可供资金账户投资的公募理财产品。这有助于扩大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范围。为鼓励公众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考虑推出只能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专属理财产品,以及其他个人养老金养老金融产品,但对于这类产品的具体类型还需明确。目前根据《暂行办法》的要求,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具备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特征。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着眼于养老市场长远发展,努力抓住资管、存款、托管等直接业务机会,挖掘账户、发卡、结算等间接业务机会。从组织架构看,有条件的银行可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门组建养老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如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以增强养老领域金融服务能力。除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外,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也应积极探索个人养老金业务。财政税务及金融管理部门应在财政税收、产品准入等方面继续采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将养老金融产品等纳入税收递延账户后,整体税率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目前,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下一步可考虑对上限进行适当调整,以此鼓励更多的人选择个人养老金制度。国家层面要对养老金融发展制定长期规划,完善相关制度安排,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推出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支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作用发挥,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11-09 05:00

21

2022-09

9月LPR“按兵不动”,但市场利率仍将下行

发布日期:2022-09-21      点击量:2185

9月20日,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但本月LPR“按兵不动”,并不意味着市场利率没有下行空间。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应加大实施力度,推动市场利率继续下行,为经济大盘稳定和市场信心恢复创造更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我国目前货币供应量适度,市场资金面宽松,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在8月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降之后,9月两个期限LPR均未变化,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符合预期。具体而言,本月LPR保持不变,原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2022年LPR已经多次下降,叠加效应有待显现。今年以来,LPR已经下降三次,其中1年期LPR累计下降2次共1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3次共35个基点。LPR多次下降后,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正在显现,有待进一步观察。第二,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去年同期下降0.42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因此,降低LPR虽有必要但并非当务之急。第三,本月政策利率并未变化。9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0%,均与上月持平。一般而言,LPR在MLF基础上加点而来,MLF利率未变,LPR变化的概率较低。此外,在高通胀压力之下,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加息步伐和幅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9月8日,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75个基点,并表示可能继续加息。这是自2002年实体欧元货币面世以来最大幅度加息。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加息75个基点,以进一步遏制通胀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资本外流有加剧的趋势。保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降低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虽然本月LPR“按兵不动”,但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会减弱。银行仍将通过减少贷款加点、减少服务收费等措施,继续让利企业和居民。而且,下一步我国市场利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和必要。一方面,LPR下降是稳经济的现实需要,下降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苗头,但恢复态势并不稳固。推动LPR继续下降,引导贷款利率稳步下行,有助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提振企业、居民投资和消费需求,稳固经济恢复态势。另一方面,LPR进一步下降仍有一定空间。近段时间来,各主要商业银行下调各个期限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通过压降负债端成本,银行在保持息差基本稳定的同时,有动力压缩加点,推动LPR下降,进而引导资产端利率下降,降低企业和居民贷款成本,激发有效融资需求。而且,我国目前通胀形势较为温和,也为市场利率继续下降创造了条件。我国物价形势与欧美国家不同,总体而言未来通胀压力并不大。这一轮欧美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主要原因在于为刺激经济增长,欧美国家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过度旺盛,物价水平全面上涨。此外,虽然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有所恢复,但经济增速仍然偏低,市场需求仍然偏弱,而供给相对充足,出现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可能性较低。从8月数据看,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从期限品种看,下一步5年期以上LPR下降的可能性更大。5年期以上LPR继续下降,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企业长期融资成本,降低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成本,稳定企业信心,增强企业进行长期投资的意愿;另一方面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居民住房消费负担,激发居民住房消费需求,进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在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有必要保持短端贷款利率相对稳定,因为1年期LPR下降幅度或将相对较小。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尽管我国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但总体而言货币政策仍然比较稳健,并未实施“大水漫灌”等宽松手段。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仍然还有发力的空间。如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可以适时继续实施降准。为推动银行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政策利率也有下调的必要。总之,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应从多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用足用好总量工具,突出结构性工具作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并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更有力地提振信心和预期,更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助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9-21

13

2022-09

数字人民币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

发布日期:2022-09-13      点击量:1659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日前发布题为《各国央行加快数字货币发行:以人民币数字化为中心》的报告,着重分析了中国在推进人民币数字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报告称,在网络普及的推动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服务发展迅速,中国央行积极发行数字货币,在大国中表现最为活跃。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多个试点城市成功探索出以数字人民币振兴消费、补贴企业的新路径。数字人民币已嵌入丰富的线下消费场景,并在政府支付养老金、财政补贴以及基础设施支出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是中国法定货币,具有无可替代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从显性价值看,数字人民币将作为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在解构国内外诸多挑战的基础上,重构中国货币与支付体系。首先,数字人民币可以提供币值稳定、无限法偿的数字货币,增强货币与支付体系公平性和普惠性,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其次,数字货币的创新发展可以更好满足数字经济需求。如智能合约技术赋予数字人民币可编程特性,可以有效应用于有条件支付等场景,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交易风险。数字人民币还有突出的隐性价值:第一,收集个人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则,最大限度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第二,数字人民币天然具有低碳、环保等特性,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第三,数字人民币推广使用,可以增强人民币使用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进而提升人民币的形象和地位。法定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满足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对货币和支付体系的更高要求。国际清算银行2021年1月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6%的银行正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利弊,60%在进行试验或概念验证,14%进入开发和测试阶段。目前,中国数字人民币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迄今为止,数字人民币已分三批次,在全国23个城市进行试点应用。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808.5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亿个,交易金额875.7亿元。2022年是数字人民币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北京冬奥会拓展了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场合使用场景,央行主导、多方参与的数字人民币生态正在形成,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继续扩容,数字人民币钱包载体和功能更丰富,跨境支付或将取得积极进展。数字人民币快速发展,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国内看,中国较早研发数字人民币,与国内支付结算体系现状密切相关。一方面,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巨大、增长迅速,广大用户已经养成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的习惯,成为全球范围内一道独特风景线。另一方面,非银行支付市场形成双寡头格局,大型支付机构垄断数据和场景,大量交易在其体系内封闭循环,难以有效实施监管。在此背景下,发行数字人民币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为数字人民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国际形势看,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中国如果不进行前瞻性部署,将难以在数字货币领域抢占先机。此外,形式多样的虚拟货币正在加速渗透,并在一定范围和场景内,以去中心化的模式在网络上大规模交易。对此,中国如果不加以防范,可能会被侵蚀国家货币发行权。数字人民币既顺应了货币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满足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6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2.6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未来,数字人民币要实现稳健发展,还需积极应对多重挑战。首先,国内法律需系统性调整相关内容,明确数字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和管理要求。目前,央行正在加快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改,拟在相关条款中对数字人民币作出规定。其次,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程度高,特定时点交易量巨大,对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都带来考验。因此,在实务层面,中国还需加速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提升场景丰富度,让数字人民币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彰显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地位。最后,有关各方需加大对数字人民币宣传普及力度,突出数字人民币的独有价值和法定地位,让公众更全面了解并主动使用数字人民币。受访专家: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董希淼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9月12日第06版)

01

2022-09

加快净值化转型 银行理财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专访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

发布日期:2022-09-01      点击量:2042

2004年10月,光大银行发行国内第一款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国内银行理财市场由此正式开启,并逐渐成为资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并在延长过渡期之后于2022年正式实施,银行理财由此开始打破刚性兑付,回归本源。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展如何?为什么要成立独立的理财子公司专营理财业务?未来,理财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就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金融时报》记者: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推进情况如何?董希淼: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市场经历回归本源、优化结构、提升能力的转变过程,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重要变化之一是存量整改任务基本完成,理财产品加快净值化转型。目前,绝大部分银行及理财公司基本完成理财业务存量整改,过渡期一些不合规业务整改基本完成。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净值化比例达94.15%,较去年底提高1.18个百分点。不过还要看到,少数银行理财存量资产结构、投研体系建设以及产品估值定价能力不足,制约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当然,因特殊原因难以在过渡期内处置完毕的少数存量资产,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后已经纳入个案专项处置,有助于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完成净值化转型的银行或理财公司还要在产品估值、结构调整、投研能力等方面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全面、及时、准确地披露理财产品信息。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后,加强和改进投资者教育十分迫切。今年以来,部分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少数产品甚至出现“破净”现象,引发投资者担忧。下一步,理财产品发行、销售和代销机构要在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同时,从提升国民金融能力的高度出发,全面深入开展财商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金融市场变化;投资者要不断提升自身金融素养,增强风险识别、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总之,要通过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多方努力,坚决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卖者尽责”与“买者自负”的有机统一,推动银行理财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时报》记者:2019年5月,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对推动资管业务转型和规范发展有何意义?下一步,理财子公司面临怎样的新机遇?董希淼: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是国际金融业的普遍做法。对我国而言,子公司制是银行理财业务重要的制度创新,正在推动银行理财业务乃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更加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具体而言,设立理财子公司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有助于银行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在内的资管业务是表外业务,风险更具有交叉性、隐蔽性、传染性。设立理财子公司,可以进一步优化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在银行理财业务和银行其他主营业务之间树立防火墙。这是理财业务稳健发展、金融风险有效防范的现实需要。二是有助于提升理财业务专业性。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人财物资源配置权以及专门的考核及激励机制,有助于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银行理财业务更加专业化运营。子公司成立之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母行不再开展理财业务,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打破刚性兑付。三是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理财子公司设立后,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和海外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公司治理机制和架构优化。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理财子公司是一块全新的金融牌照,在投资范围、销售渠道等各方面的优势使得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将为其获取高收益资产、降低资本消耗提供战略机遇,子公司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系资管公司是主流,具有客户、渠道等天然优势,若顺利完成转型,有望在我国资管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与资管同业的竞合方面,未来,理财子公司与母行其他子公司有望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与公募基金、私募机构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金融时报》记者: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将出现哪些新趋势?在大资管市场的环境中,银行理财应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董希淼: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大背景下,银行理财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下一阶段,监管部门应加强和改进理财业务监管,理财公司应提升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能力,中小银行应加快发展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各方协同努力,共同推动理财市场高效灵活地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理财产品稳健性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需求。首先,要强化理财业务监管。监管部门严格把控理财公司“入口关”,坚持标准不放松,稳步推进理财公司批设工作。积极研究优化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径,更好地满足中小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愿望。继续深化理财市场对外开放,提升理财公司竞争活力。不断完善理财公司治理体系,强化理财公司内控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加快推动制度实施,从业务管理、产品销售、流动性风险等方面持续强化管理。其次,要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未来,银行理财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责任,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视加强社会责任投资,加大对可持续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投资与支持。研究共同富裕背景下居民投资理财的新特点,在发挥银行理财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稳步提升权益类产品占比,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以养老理财产品“10+1”试点为契机,加大养老理财产品发行和创新,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持续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更好地满足理财产品门槛降低之后投资者大量增加的现实需要。再次,要加快专业化特色化机构建设。作为新型的资管机构,理财公司应以专业化和特色化为方向,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理念,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深化金融科技运用,完善产品体系建设,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银行要加强代销体系建设,抓住理财产品代销暂未对第三方开放的时间窗口,以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上线为契机,建设和完善代销系统,培养专业的理财顾问,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努力打造特色化的“理财产品综合超市”。文章来源:金融时报2022-09-01

07

2022-07

存款利率倒挂释放什么信号

发布日期:2022-07-07      点击量:2536

存款利率倒挂,是指期限较长的存款利率与期限较短的存款利率持平或更低。该现象的发生,既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近期,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引发热议。所谓存款利率倒挂,主要是指期限较长的存款利率与期限较短的存款利率持平或更低。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主要指5年期存款利率低于3年期存款利率,或与3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发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既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从内因看,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行为。2013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行业自律形式规定存款上浮区间,约束存款利率浮动。2015年10月份,央行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形式上取消了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可与存款人协商确定存款实际利率,参考基准是存款基准利率。事实上,自2014年11月份起,央行不再公布人民币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因此,银行对5年期存款定价更为市场化,更多从自身负债能力和负债结构方面去考虑。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反映了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即从中长期看,存款利率呈现下降趋势,银行主动减少吸收中长期存款。值得一提的是,5年期存款在银行存款中占比低,利率倒挂对银行存款规模稳定的实际影响有限。从外因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一是市场流动相对充裕。今年以来,为更好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央行加大市场流动性投放,银行间流动性较充裕。今年1月至5月,我国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元,同比增长50.6%。但市场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降低了银行吸收中长期存款的动力。二是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引导。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进而推动实体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今年4月份,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存款尤其是中长期利率上限有所下移。三是居民储蓄意愿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居民风险偏好下降,更多人偏向于存款。居民存款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从2018年开始逐步上升,到今年一季度已达45.4%。目前,存款是银行负债的最主要来源。随着资管新规等深入实施,同业负债持续压降,存款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近年来中小银行负债成本上升明显。在存款以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情况下,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可直接降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存款利率倒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意愿。这样有助于保持利差稳定,进而提高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意愿和能力。总体而言,我国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是长期趋势。从国外看,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存款“负利率”现象。对居民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的中长期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较多,那么收益水平可能有所下降。对此,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财需求,做好多元化资产配置。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2022年7月7日

20

2022-06

银行场景金融不只是场景金融

发布日期:2022-06-20      点击量:2418

场景,本来专指戏剧、影视剧中的场面,后来泛指情景。而场景与金融结合,进而衍生出“场景金融”,作为金融服务新模式、新变革,备受行业内外关注。近日,拜读杨哲、黄迈两位博士的专著《场景金融——金融科技时代的银行服务变革》,再次体会到“无场景,不金融”所言不虚,在中国银行业更是如此。公元15世纪前后,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当时,颇有商业头脑的人士在码头岸边摆上几张长条凳,为来往的商贾提供现金存放和货币兑换业务。而银行的英文“bank”,就是来自于意大利语“banca”(长条凳)。地中海沿岸的码头,大概是银行业最早的线下场景。由此可见,近代银行的起源与服务场景密不可分。银行服务,从来都不是也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对象需求而孤立地存在。近年来,随着用户行为深刻变迁和银行网点逐渐式微,银行原来以实体网点为中心、以线下拜访为主要方式的营销获客模式遭遇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迫切需要发力场景金融,一方面搭建各类场景,另一方面融入各类场景,并以此为基础,重构营销获客、活客模式,更直接、高频地触达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精准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所谓的场景金融,旨在将金融服务融入各类常见的场景中,以场景为依托向用户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场景金融》认为,这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服务的一场深刻变革。“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Banking everywhere,but never at a bank),美国银行家布莱特·金(Brett·King)在《银行4.0》(Bank4.0)一书中如是说。今年以来,央行公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发展是大势所趋,而发展场景金融金融科技时代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银行服务变革的重要方向。但是,银行发展场景金融之路并不平坦。中国工商银行日前公告称,将停止其电商平台“融e购”相关服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银行系电商平台以及金融服务场景拓展的窘境。《场景金融》作为国内第一部研究场景金融的专著,作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现实案例,从银行场景金融演进的前世今生、银行场景金融模式与路径的破局、银行场景金融的未来趋势与展望等三个部分,全面分析了银行如何发展场景金融、应对现在和未来竞争,引发我们诸多思考。《场景金融》作者认为,银行场景金融主要涉及C端(Customer)、B端(Business)、G端(Government)等三个领域。十多年来,C端用户对金融场景变革感受最明显的或是支付场景变化。从现金支付到刷卡支付,再到扫码支付,而后到如今的刷脸支付、无感支付,部分地区还有数字人民币,我国个人支付方式不断变化,日新月异。而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催生出网购、外卖、共享单车等新消费场景。对B端而言,疫情之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采购、生产、销售等流程中对资金周转效率需求较高,对融资成本更为敏感,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数字化成为发展重要方向。对G端而言,近年来银行积极介入智慧政务场景,为公共服务和民生需求提供保障。百姓就医、企业纳税、账户管理等金融服务需要银行联手科技企业,主动为政府搭建系统平台,提供服务移动端,建立智能社区服务体系。除此之外,从客群属性看,银行场景金融还有F端(Finance),即金融自场景。如招商银行搭建“财富开放平台”,用信息流连接从资金端到资产端的多层次、多角色的主体,包括基金公司、理财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客户服务。《场景金融》作者认为,银行场景金融服务的重点将加快从C端消费互联网向G端政务服务和B端产业赋能拓展转变,场景金融服务的逻辑将从“普惠+流量”变为“专业+个性”。而场景金融服务的新技术应用不断涌现,为银行更好地参与场景金融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那么,对我国超过四千家的银行来说,该怎么发展场景金融呢?笔者认为,银行应从自身资源禀赋和业务战略出发,基于核心和重要用户群体需求,与外部机构深度合作,相互赋能、协同创新,实现多方共赢,让银行服务触手可及、无处不在。首先,加快数字化转型,着重建设和优化线上场景。建设银行以“惠懂你”APP为载体,加大与各类互联网平台、政府机构合作,打造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招商银行自建“掌上生活”APP,布局生活类场景,目前已经成为信用卡用户服务第一大载体。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要以手机银行作为自身场景建设的主阵地,持续地开发、整合、升级手机银行APP,集中力量建好线上场景平台,不断延伸和拓宽获客活客渠道。同时,强化线上与线下场景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线上渠道服务形式灵活有助于提高客户体验感;而线下网点仍然是银行触达客户的重要渠道,维系存量客户,增强客户黏性。其次,做好日常运营,坚持差异化服务,优化客户体验。正如《场景金融》所强调的,场景“三分建设,七分运营”,场景搭建后的运营更为关键。银行应推出具备定制化、组合化、安全性等特点的产品,加大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供给,无缝衔接到各类场景中去。要借助金融科技,在合规的前提下分析用户的消费、投资等数据,关注用户生产生活中的潜在需求,丰富客户触点、强化闭环跟踪,提升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的策划、发布、实施、迭代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强资源投入,成立专门团队,探索线上经营新模式,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以“流程银行”的理念来持续运营好场景平台。再次,打造本地生活生态圈,以非金融场景带动金融服务。C端方面,银行需要从用户的生活角度捕捉非金融场景。以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APP为例,从消费者“吃、穿、旅、住”等方面,开设了美食、电影、科技、汽车、居家、运动、健康、旅行、时尚等细分板块,结合移动电商频道打造品质生活指南。银行应利用科技赋能,结合区域经济、商户资源和用户消费特点,找到差异化服务渠道和方式,为客户提供各类消费金融服务。B端和G端方面,近几年银行发力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场景建设,通过非金融场景建设为金融业务带来新的契机。如果持之以恒做到以上三点,银行场景金融服务大有可为。正如《场景金融》所指出的,场景金融终将成为星辰大海,未来可期。相信有一天当我们回头,会发现银行场景金融已经呈现出全新的景象。当然,银行在发展场景金融中存在不少不足和问题。比如,社交、电商、外卖、出行等高频非金融场景竞争激烈,银行不但需要投入较大成本才得以嵌入,而且在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部分银行在外部合作中,将核心业务环节外包,滋生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此外,场景金融看上去很美,但叠加了金融风险与场景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银行经营管理压力。特别是对场景风险等非典型风险,银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管控和化解办法。近年来,长租公寓、教育分期等细分领域“爆雷”风险波及了部分银行。在场景金融发展过程,银行对用户信息运用要坚持法律和道德底线,将保护用户隐私的理念内化于机构血液中,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密的措施确保用户信息和隐私安全。金融管理部门应健全数字金融监管机制,确保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场景金融发展在科学合理的监管框架内进行。银行发展场景金融,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银行从“资金中介”迈向“服务中介”。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银行功能变迁的内在要求,是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寻求新发展模式的客观要求。哈佛大学博迪和默顿教授的金融“功能观”认为,一项金融功能可以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来执行,一个金融机构也可以同时执行几项金融功能。面对变化,金融机构部分功能逐步被新兴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替代,如银行的支付中介和融资中介的传统优势逐渐消退。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发挥其用户、资金、人才等优势,努力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加快融入新的场景和服务,在部分功能被替代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新领域、创造新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场景金融不只是场景金融,更是银行在新时代转型升级、涅槃重生的自我修炼。文章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