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首席观察 > 文章

29

2022-03

董希淼:省联社改革是重头戏,优化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更为关键

发布日期:2022-03-29      点击量:276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对此,《中国农村金融》记者特别采访了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他表示,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为农信系统改革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将创造更好的条件;农信系统改革是2022年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大家普遍关注省联社改革,事实上也应做好两千多家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的改革。农信社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农村金融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透露,现在各省都有方案,监管部门正在指导完善修改。具体的组织形式可能有差别,有的可能选择了由下到上地持股,比如浙江的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有的是双层结构,省联社是法人实体,县级联社是一体。有一些地市也有三层结构的,还有一个省里面组建几个农商银行,多个板块。也有极少数的规模比较小,分成两个到三个农商行、农信社。那么随着两会的召开,2022年,农信社改革又将迎来哪些新的契机呢?《中国农村金融》记者邀请了本刊特约两会观察员——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此进行解读。《中国农村金融》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在您看来,这对于农信社改革来说,释放了怎样的信号?董希淼:我们都知道包括农商行、农信社在内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近几年来有了很明显的提升,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存在内部人控制、大股东越位、关联交易不规范以及股权管理相对比较混乱等问题。所以,下一步要从股东资质、关联交易、组织架构、考核激励、高管聘任等方面,进一步理顺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提升公司治理的水平,增强农信机构内生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稳健发展能力。比如,全面开展高管市场化选聘,引入从业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资深人士担任董事长、行长。特别是要加强入口的把关:一方面,要清理不合格的股东,提升股东的资质;另一方面,适当地引进与“三农”、小微企业服务相关的战略投资者来优化股权结构。尤其是要通过加强管理将一些不合格的股东排除在外,避免这些股东将农信机构作为“提款机”。与此同时,农信机构要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降低进一步发展的压力,减轻发展的包袱。部分农信机构不良资产率相对较高,但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比较单一、渠道比较匮乏,而监管部门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已经有一周年,下一步应该考虑将农信机构纳入到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支持农信机构通过不良贷款转让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组合应用现金回收、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转让等多种手段,提升农信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的速度和能力。与此同时,要放宽政策限制,鼓励更多的机构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增强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供给能力,为中小银行,特别是农信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农村金融》记者:目前,银保监会明确了农信社改革要坚持“一省一策”的原则,浙江省更是明确了农信社改革方向,将组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曾表示,农信社改革进展很好,但还需要时间。那么您认为,下一阶段农信社改革的关键点在哪里?董希淼:农信系统改革是2022年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应该说农信系统改革的原则、方向、目标已经基本明确。浙江省已经迈出了全国农信系统改革的第一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应该是在2022年上半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正式获批开业,为全国农信系统改革进行探索。那么,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农信系统改革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从原则上看,“因地制宜、一省一策”是这一轮农信系统改革的基本原则。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差异非常大,农信系统情况也各有不同。所以,应该在尊重地方党委和政府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在不同省份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更好地适应各地不同的情况。事实上,2003年以来的这一轮省联社改革也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新一轮改革中,对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小、风险较高的县域法人机构,可采取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对部分省份的县域农商行、农信社,还可以进行跨县区重组,以降低小法人机构的经营管理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第二,从改革的重点看,省联社改革是这一轮农信系统改革的重要内容。省联社改革一般认为有4种模式:一是统一的一级法人模式(省级农商行模式),二是金融服务公司模式,三是金融持股公司模式,第四种是联合银行模式。应该说统一的一级法人,即省级农商行这种模式在直辖市已经实现,下一步在个别区域范围较小、单体规模较小的省份还可以进行探索。下一步可重点关注金融持股公司模式和联合银行模式,其中联合银行模式不改变县市农商行的独立法人地位,改革成本较小,实施相对简单,可能会成为优选的模式。浙江省改革选的就是联合银行模式。当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改革成效上相对彻底,消除省联社与县市农商行股权、治理等方面的悖论。但是它需要有相对大量的股本金以及合格的股东,实施难度会比较大。第三,改革还要进一步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能力。我们对农信系统改革更多关注的是省联社改革。事实上,只进行省联社改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做好两千多家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的改革。要优化这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体系,提高法人治理能力,让他们成为股权优化、治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现代农村中小银行。与此同时,也要采取更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商行、农信社、农合行的不良资产处置的支持,比如在税收、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等方面。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地方党委政府应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加大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化解风险、稳健发展。

29

2022-03

数字技术与工作的未来

发布日期:2022-03-29      点击量:1904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技术与产业革命都给生产力带来深刻变革,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改变社会关系,进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拉开序幕,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引领社会生产实现跳跃式变革,快速提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工业革命与“金融革命”相互促进,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积累,不断改变未来的工作方式和就业前景。那么,技术进步对就业和工作有哪些影响?技术是消灭了原有的就业岗位还是激发了新的工作需求?《工作的未来:人工智能与就业替代》一书(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张林、张思齐译)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上述问题。这本书由英国著名传记作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教授(RobertSkidelsky)领衔主编,来自信息技术、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法律和劳工组织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专业视角和立场观点,共同探讨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自动化革命对工作未来和就业前景的再塑造。本书篇幅不长但话题丰富,充满了思想火花,契合了当下关于人工智能的诸多关注。各章节立意别开生面又相映成趣,翻译文字生动流畅。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最近发布的一份评选榜单中,本书成功入选“2021年度影响力图书”。读罢此书,我们可以发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金融业的工作和就业的影响将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对人类智慧的一场考验。一是数字技术带来“数字红利”。金融业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经济部门,数据资本化衍生出许多新的金融业态,如数据质押融资、数据银行和数据信托,从而带来新的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金融机构借助数字技术搭建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流程和产品创新,许多“基于规则”的重复性工作将以人机交互的形式完成。数字技术的应用让行业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不少人在职场中的工作目标不再是简单的向上晋升,而可能是开辟职场新蓝海,在不同行业之间尝试跨界发展。二是机器代替人工造成“失业阵痛”。《工作的未来:人工智能与就业替代》提到,自动化对就业存在替代效应和创造作用。人工智能既照亮了工作和就业的前景,但也意味着可能会产生技术性失业,甚至导致净就业损失。在人工智能的大潮袭来时,金融行业也可能面临就业岗位洗牌。一些国际投行通过以量化交易取代交易员、部署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批量削减相关业务人员。短暂的或过渡性的就业损失并不会给失业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但如果这些失业者未能及时调整或重塑自己,他们就有可能被未来的工作淘汰出局。难怪如今有不少人在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大潮时,再次陷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曾出现过的“卢德式恐惧”(LudditeFear)。三是就业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自由职业者比例上升。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未来具备高阶认知技能的劳动者成功融入劳动力市场的概率更大,同时掌握“硬技术+软技能”的复合型劳动者也会更受雇主重视。人工智能技术重新定义了工作模式、场景以及劳资关系,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方式,劳动力的流动性更高,服务领域的岗位划分也将更加精细化。对此,《工作的未来:人工智能与就业替代》通过对“零工经济”(GigEconomy)的分析,预测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趋势。四是人机融合的“互补效应”可以弥补机器“替代效应”带来的就业冲击。以信贷审批工作为例,随着金融科技深度应用,一些银行信贷审批决策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对贷款申请进行机器审核能避免人工审批的短板,并实现规模效应。表面上看,这类审批人面临着失业,但金融数字化转型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比如,金融行业对科技人才特别是兼具金融和科技双重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增。正如本书导论中所言:虽然自动化的作用之一是用机器取代部分工人,但其更大的作用是提高人类与机器互为补充或携手工作的能力。人类应该与机器携手同行,共同奔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在数字经济时代,新的工作价值观将逐渐转向个体本位、人机融合且更加多元化。希望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能够使未来的工作继续为普罗大众谋求更多的福祉。同时,建议社会保障体系尽快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实现对自由职业者的全覆盖。这是作为金融研究者的我们,对工作未来的美好期待。

29

2022-03

商业银行:加快融入生态

发布日期:2022-03-29      点击量:1902

董希淼2022年将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新的一年,数字人民币从国内场景走向国际场合,试点应用地区有望进一步扩大,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便利百姓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商业银行要抓住数字人民币试点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融入数字人民币生态。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从2014年着手研发工作到目前形成“10+1”试点格局,数字人民币渐成蔚然之势。2022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掀起了一波下载热潮。1月23日,数字人民币表情包悄悄上线,再次引发关注。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是我国法定货币,具有无可替代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从显性价值看,数字人民币将作为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在解构国内外诸多挑战的基础上,重构我国货币与支付体系:提供币值稳定、无限法偿的数字货币,增强货币与支付体系公平性和普惠性,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此外,数字人民币还有突出的隐性价值: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好地提升人民币的形象和地位。总之,数字人民币既具有突出的显性价值,也具有较多的隐性价值,是我国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便利百姓民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四大趋势2022年将是数字人民币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新的一年,数字人民币将在应用场景、生态体系、试点地区、使用功能等四个方面呈现出新趋势、新气象。从应用场景看,北京冬奥会拓展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场合使用场景。在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向着全场景覆盖不断推进;而北京冬奥会,是数字人民币第一次有境外人士参与的试点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冬奥会上,数字人民币试点覆盖了40多万个场景,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医等七大重点领域需求。境外人员可自愿选择符合日常使用习惯的硬钱包,也可在境内下载数字人民币APP,直接用境外手机号开立软钱包。数字人民币在冬奥会场景下顺利使用,提高了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从生态体系看,央行主导、多方参与的数字人民币生态正在形成。数字人民币采取央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架构,目前已有9家商业银行作为运营机构直接从事数字人民币运营,而科技公司、支付机构、地方政府等产业各方积极参与,有助于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但多数互联网企业,只在有限的业务和场景内支持数字人民币。日前,美团平台率先全场景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有助于加快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推动支付领域互联互通,具有积极意义和示范作用。以数字人民币为纽带,将链接美团6亿多用户、超800万小商户与百姓日常消费,有助于进一步促消费、稳增长。下一步,还将有更多机构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从试点地区看,试点有望扩容,更多用户将可以体验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最早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试点,随后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试点地区和冬奥会场景,形成目前“10+1”试点格局。目前,只有在“10+1”试点地区和场景,数字人民币APP才可以注册和使用。近期,十来个省市将数字人民币试点纳入金融“十四五”规划。2022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将进一步扩大。更多地区加入试点,有助于对数字人民币进行更大规模的测试应用,更深度地检验数字人民币系统性能。2022年9月,杭州亚运会将召开,应将亚运会场景纳入试点范围,在冬奥会之后再次面向境外人士应用数字人民币。从使用功能看,钱包载体和功能将更丰富,跨境支付或将有进展。数字人民币在手机数字软钱包之外,还可以有卡片、手表、手套、手环、徽章等多种硬件载体,“软硬兼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使用功能看,除了直接用于支付之外,还可以通过ATM与人民币现金进行双向兑换。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为国内小额零售支付,但在跨境支付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趋势下,数字人民币在港澳地区跨境应用也将可能加快。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需要完善制度安排,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推进。或现“马太效应”总体而言,数字人民币将给商业银行带来难得的机遇。对商业银行而言,不需要建立物理空间存储数字人民币,在柜面不需要进行点钞验钞,将降低商业银行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此外,数字人民币由于具有“可控匿名”等特点,将提高反洗钱、反腐败、反恐怖融资等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数字人民币发行将重新将用户拉回到商业银行体系,丰富商业银行业务,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货币中心化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将会新增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业务,包括代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数字货币钱包托管等业务。但数字人民币也将可能放大商业银行能力差异,加剧“马太效应”。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快融入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投入参与基于数字人民币系统开发、产品设计、场景拓展、市场推广、运营维护等,做好迎接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的准备工作。(作者系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银行保险报:《商业银行:加快融入生态》

29

2022-03

董希淼:理性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发布日期:2022-03-29      点击量:2433

近段时间来,部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少数产品甚至出现了净值低于“1”的情况,即所谓的“破净”现象。理财产品“破净”是近期金融市场波动的映射,应该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银行理财产品相对稳健的风格未改,仍然是公众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应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应该说,关于理财产品“破净”,近期有两个说法并不正确:一是认为理财产品已经“全面破净”,二是将理财产品“破净”等同于“亏损”。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银行理财市场共计2235只产品净值低于“1”,占全部理财产品(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后)7.83%。应该说这个比例并不高,不存在理财产品全面“破净”情况。而且,所谓的“破净”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亏损。目前理财产品期限相对比较长,所谓“破净”理财产品仍在封闭期之内。在产品尚未到期前,净值变化只有参考意义,不表示实际亏损。随着市场好转,部分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后实现正收益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为什么一贯以稳健见长的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破净”现象?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为什么在2022年突然就加大了呢?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金融市场波动的映射。今年以来,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金融市场都发生较大波动。从我国情况看,资本市场出现单边下跌,债券市场也有所下行。银行理财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很难独善其身。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是金融市场波动在理财产品上的一种映射。第二,与估值方法变化密切相关。2022年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全面净值化。理财产品原来主要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现在主要采用市值法估值。所以,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价格的变化会更及时、直接地体现在理财产品净值上。不是以前理财产品净值没有波动,只是以前净值波动投资者往往感受不到,而现在投资者更直接看到净值波动。第三,与投资资产变化有一定关系。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和理财公司成立,部分理财公司提升投研能力,加大对权益类资产和债券投资,债券资产和权益类资产比例有所上升。这可能使得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比以往更大一些。以前,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能实现“保本”。而且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隐含着“刚性兑付”,即使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银行往往采取措施填补亏空。而根据“资管新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管产品,不是存款,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如果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收益,那么就是一种违规行为,将会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同时,资管产品应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总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比较稳健的,广大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但是,投资者应清醒地认识到,保本型理财产品已经全部清零,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的。理财产品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业绩比较基准也不是对实际收益的承诺。在极端情景下,理财产品出现收益为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近期,不少银行和理财公司发布公告,解释净值波动情况,试图安抚投资者。还有部分理财公司动用自有资金,对部分理财产品进行回购。理财公司通过回购行为,表明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心,有助于稳定理财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保持理财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后续或有其他理财公司跟进。当然,回购资金从总量上看相对有限,实际上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更多是传递稳定市场的信号。对银行和理财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两点:一是要做好投资者的分层服务。在加强风险评测的基础上,向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等级、期限的理财产品。如果投资者对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比较敏感,理财产品应进一步平衡好稳健性和收益性,更加突出稳健性。二是要加强和改进投资者教育。在提高投资者金融素养的基础上,引导投资者全面看待市场变化,理性对待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做价值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近年来,随着理财产品门槛降低,大量普通投资者进入银行理财市场。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投资者为8130万个,同比增长95.31%,创历史新高。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23%。总体而言,银行理财市场部分投资者相对缺乏金融知识,理财投资经验相对不足。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到,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对投资者进行持续的教育和保护,提升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投资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董希淼系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国理财网·理财20+论坛专家、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中国电子银行网:《董希淼:理性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07

2022-02

加快推进和深化金融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2022-02-07      点击量:2302

日前,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银保监会出台的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第一份专门文件。《意见》与央行近期公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一起,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规范,将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迈向规范有序、更成体系的新阶段。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既是金融业顺应全球和全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更是金融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行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市场生态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机构之间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不一,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马太效应”显现;从金融风险看,技术改变金融运行机理,使得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复杂性、外溢性更强,加大风险防控难度;从技术创新看,当前的金融科技创新主要在应用层且同质化明显,涉及底层的基础软硬件研发不够、自主可控能力不强;从科技伦理看,数字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数字鸿沟”及“算法歧视”,将一部分弱势群体排斥在外。在这种情况下,银保监会印发《意见》,是及时和必要的。总体而言,《意见》坚持顶层设计与执行实施统一、鼓励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制度完善与技术提升融合,明确了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要求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遵循和引领。持续深化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不是金融业的选择题,而是所有金融机构的必答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和重要机遇。对银行保险机构而言,下一步应以《规划》和《意见》公布为契机,构建战略、组织、业务、技术、人才、生态“六位一体”的实施体系,加快推进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与数字经济的适配性,提升后疫情时代的竞争力。在战略上,应基于自身业务发展和用户需求,制定企业级数字化战略,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和重点,增强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在组织上,应突破约束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藩篱,推进组织变革,提升组织敏捷性和扁平化,构建开放、包容、创新的组织文化。在业务上,应运用最小化可行产品(MVP)等理念,加快产品创新和迭代,丰富数字金融产品;以手机APP为核心,加强线上与线下渠道融合。在技术上,要加快核心系统建设和升级,构建面向数字化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加强数据治理,打通内部数据壁垒,释放“小数据”潜能。在人才上,要加快引进和培养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提升科技研发、网络金融等人才占比,推动具有科技背景的人才进入董事会和高管层。在生态上,要以“开放银行”理念,构建更加全面的技术生态、业务生态体系,融入金融和非金融场景,努力为用户提供泛在、无界的综合服务。对金融管理部门而言,下一步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细则,促进《规划》和《意见》更好地落地实施,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金融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场化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建设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二是完善金融科技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行业之间、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相互赋能;三是加强云计算和科技研发等公用平台建设,推动技术共研、资源共享,降低金融机构转型成本;四是平衡好金融创新与审慎监管、提升效率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充分运用监管科技,提升数字化转型监管效能。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短板,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如支持中小银行在省会城市等设立研发中心,引入专业人才,用好金融科技,培养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中小银行,着力改变中小银行多而不强的现状。对互联网存款、贷款等政策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激励中小银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发挥体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和客户等优势,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性的产品和服务。(作者系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加快推进和深化金融数字化转型)

29

2022-01

金融时报:加大力度支持中小银行稳健发展

发布日期:2022-01-29      点击量:1708

1月17日,2022年第一家上市银行兰州银行在深交所公开上市,成为我国第58家上市银行。兰州银行首日股价大涨43.98%,迎来“开门红”。支持中小银行发展,是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举措,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抓手。2022年,应加大对中小银行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中小银行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中小银行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规模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从已披露的数据看,多数中小银行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速显著提高,部分银行盈利指标同比增长20%以上。面对内外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小银行主要业绩指标保持在较好水平,成绩来之不易。与此同时,应该看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战略定位、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化日益明显,特别是中小银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切不可因为业绩一时改善就掉以轻心。从国内看,2021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为4.0%,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复苏前景不容乐观。1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2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从4.9%下调至4.4%。面对较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下一阶段我国可能出现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中小银行稳健发展难度加大。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中小银行作用不可或缺,支持中小银行稳健发展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2022年,应采取更多政策措施,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对中小银行支持力度,夯实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一,重视中小银行作用,对中小银行进行准确定位。在我国,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着天然的相容性,发展中小银行机构、增加金融供给主体,有助于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市场,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因此,中小银行是多层次、广覆盖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主力军。第二,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大支持力度。我国应进一步实施差异化监管,支持中小银行发挥市场化机制优势,稳步推进业务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为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普惠性的金融服务。此外,应从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如提供税收优惠待遇,降低农商行、民营银行所得税率及营业税率;适当调整对中小银行监管指标,激励其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贷款。第三,支持中小银行拓宽资金来源,提高资本充足率。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应支持中小银行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如适当调整股东资质要求,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增资扩股;放宽相关条件,支持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公开上市是中小银行增强资本实力、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方式。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大力度,支持更多优质中小银行优先上市。同时,建议修订现行相关办法,为中小银行获得更多低成本资金提供便利,缓解负债来源单一等问题。第四,进一步夯实中小银行发展基础。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支持中小银行引入专业人才,用好金融科技,着力改变中小银行多而不强的现状。创新思路,支持中小银行申请业务资质和牌照。如采取多家中小银行共同发起、引入外部合作机构联合发起等方式,支持中小银行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组建省级城商行、市级农商行有助于中小银行抱团取暖、化解风险,应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下推进和深化。中小银行自身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转变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增强持续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内生能力。董希淼 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来源:金融时报)

27

2022-01

2022冬奥系列评论丨北京冬奥会拓展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场合使用场景

发布日期:2022-01-27      点击量:1779

董希淼(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22年将是数字人民币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1月4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正式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掀起了一波下载热潮。1月23日,数字人民币表情包悄然上线,再次引发关注。新的一年,数字人民币将从国内场景走向国际场合,试点应用地区有望进一步扩大,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便利百姓民生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2014年着手研发工作到目前形成“10+1”试点格局,数字人民币渐成蔚然之势。这既是货币形态演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2021年,数字人民币在试点应用方面迈出了大大的一步。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808.5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亿个,交易金额875.7亿元。从个人钱包来看,2021年6月底仅为2087万余个,10月22日跃升至1.4亿个,到年底超过2.6亿个,最后不到两个月差不多增了一倍,开立速度明显加快。这表明,数字人民币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认可和欢迎,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是我国法定货币,具有无可替代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从显性价值看,数字人民币将作为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在解构国内外诸多挑战的基础上,重构我国货币与支付体系:提供币值稳定、无限法偿的数字货币,增强货币与支付体系公平性和普惠性,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此外,数字人民币还有突出的隐性价值: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好地提升人民币的形象和地位。总之,数字人民币既具有突出的显性价值,也具有较多的隐性价值,是我国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便利百姓民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一年,数字人民币将在应用场景、生态体系、试点地区、使用功能等四个呈现出新趋势、新气象。从应用场景看,北京冬奥会拓展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场合使用场景。在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正向着全场景覆盖不断推进,从当前以衣食住用行等零售端为主发展至批发端、政务端等诸多场景。而北京冬奥会场景,是数字人民币第一次有境外人士参与的试点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冬奥会场馆、酒店等场所,有需求的境外人员可自愿选择小额、匿名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满足其匿名支付需求。数字人民币产品丰富,境外人士既可选择符合日常使用习惯的硬钱包;也可在境内下载数字人民币APP,用境外手机号开立四类匿名钱包。如果数字人民币在冬奥会场景下顺利使用,将有助于提高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从生态体系看,央行主导、多方参与的数字人民币生态正在形成。数字人民币采取央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架构,目前已有9家商业银行作为运营机构直接从事数字人民币运营,而科技公司、支付机构、地方政府等产业各方积极参与,有助于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日前,美团平台率先全场景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相比只在有限的业务和场景内支持数字人民币,全场景开放将有助于加快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推动支付领域互联互通。从试点地区看,试点有望扩容,更多用户将可以体验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最早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试点,随后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试点地区和冬奥会场景,形成目前“10+1”试点格局。目前,只有在“10+1”试点地区和场景,数字人民币APP才可以注册和使用。北京冬奥会之后,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将有望进一步扩大。更多地区加入试点,有助于开展对数字人民币更大规模的测试应用,更深度地检验数字人民币系统性能,也有助于更多用户提前体验数字人民币的魅力。2022年9月杭州亚运会将召开,应将亚运会场景纳入试点范围,在冬奥会之后再次面向境外人士测试数字人民币。从使用功能看,钱包载体和功能将更丰富,跨境支付或将有进展。数字人民币在手机数字钱包之外,还可以有卡片、手表、手套、手环、徽章等多种硬件载体;从使用功能看,除了直接用于支付之外,还可以通过ATM与人民币现金进行双向兑换。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为国内小额零售支付,但在跨境支付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2月,我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及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探索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趋势下,数字人民币在港澳地区跨境应用也将可能加快。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需要完善制度安排,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推进。(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原文链接: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127/herald/16b1c4f10d31a9f3156b48b53ea2c1c1.html

17

2022-01

董希淼:银行应加快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2022-01-17      点击量:2244

(董希淼: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在新规划引领之下,银行业应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和竞争能力。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新规划将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公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任务和路径,有力推动了金融科技良性有序发展。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金融科技的“试金石”。部分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依托前期积累的金融科技优势,创新线上“非接触”金融服务,同时启用远程在线办公,减少线下接触,确保基本金融服务不下降,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2021年,金融管理部门约谈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创造了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章出台,为金融科技行稳致远奠定了制度基础。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协同发力,以赋能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加快系统架构升级和产品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普惠性,金融科技进一步守正创新、合规发展。原规划明确了金融科技的基本定义,肯定了金融科技的积极意义,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四梁八柱”顶层设计。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上述目标已基本实现,金融科技正在成为驱动金融变革的重要引擎。新规划重在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推动金融科技健全治理体系,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金融与科技更深度融合、更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与原规划相比,新规划全面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重点任务更加明确,实施方向更加清晰,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下一步,在新规划顶层设计下,金融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细则,更好地推动规划落地实施。在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公平性和均衡性。如进一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范围,在东北、西北地区以及农村地区选择相应的城市和场景进行试点应用;更加关注“数字鸿沟”和竞争失衡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金融科技领域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在区域金融改革中,还可以探索设立金融科技改革创新试验区,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先试、加快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的普惠服务价值,在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全面乡村振兴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银行应加快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作为金融业的中流砥柱,2022年,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应在新规划的指引下,从自身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出发,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深度应用金融科技,加快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破除金融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型银行可以金融科技子公司、直销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等设立为契机,探索更加市场化的公司治理、薪酬激励等机制,为金融科技发展更加良好的环境。中小银行应发挥决策链条较短、贴近市场和客户等特点,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全组织敏捷转型。明确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和重点。各银行不但要制定本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更要加快推进规划的全面落实和执行。要通过设立研究机构等方式,加强对金融科技政策和技术的持续研究,增强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中小银行应从业务战略和客户需求出发,聚焦发展方向和业务重点,寻求局部的优化突破。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银行应对标业内最佳实践,将科技投入在营业收入的占比、科技人才在全体员工的占比等两项指标,作为衡量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指标,写入公司章程。中小银行要加快核心系统改造和升级,夯实发展基础;以手机银行为主要载体,加快线上与线下融合,提升获客活客留客能力。进一步修改完善内部规章制度。顺应金融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贷款、互联网存款、金融产品网络销售等监管规则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业务规则和流程,完善消费者权益和信息数据保护等规章制度。《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从2022开始实施,与外部机构合作的联合贷款、助贷产品应进行流程重构,发展重点转向自营贷款。审慎开展与外部机构的深度合作。一方面,秉持“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理念,开展跨界合作,加快融入各类金融和非金融生态。中小银行可以探索建立金融科技发展联盟,推进系统、技术共研共享。另一方面,要严守底线,防范风险,不将核心环节外包。同时,要在外部合作中学习“打渔”的本事,提高内生能力。(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05

2022-01

董希淼:发展金融科技要破除藩篱

发布日期:2022-01-05      点击量:1246

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董希淼2021年是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一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这是国家五年规划第一次写入金融科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章出台,为金融科技行稳致远奠定了制度基础。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协同发力,以赋能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加快系统架构升级和产品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普惠性,金融科技步入守正创新、合规发展的全新阶段。2022年,刚刚公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将要出台的《“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将对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科技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指明发展方向。对金融机构而言,制约金融科技发展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技术和人才,而是僵化封闭的组织和体制。如果要在这场时不我待的“大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金融机构必须破除制约金融科技发展的体制藩篱。对大型金融机构来说,应对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甚至重构,打造跨部门、跨层级的科技与业务协同组织,提高产品和服务创新迭代的效率,提升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响应的速度。中小金融机构要发挥机构层级少、决策链条短等特点,推动全组织敏捷转型,增强持续创新力、快速响应力、强大执行力。金融机构还可以金融科技子公司、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为“试验田”,加快探索更加市场化的公司治理、薪酬激励等机制。无论是大型金融机构还是中小金融机构,都应开展一场所有组织、全部员工深度参与的组织变革,通过全面变革与再造,培养形成以敏捷、开放、包容、创新为底色的组织模式和数字文化,以此来“适配”金融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04

2022-01

全面降准的比较分析

发布日期:2022-01-04      点击量:2375

董希淼 熊礼慧12月 6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 12月 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 5% 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约 1.2 万亿元长期资金,为金融机构节省成本 150亿元。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此次降准十分及时和必要。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我国自 1985 年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6 年间一共进行了 59 次调整。其调整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985 ~ 1988 年的 3 年间,人民银行3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集中资金加大对国家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支持,也起到了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1998 ~ 1999 年的 20 个月时间内,人民银行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应对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 1998 年的长江特大洪水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2003 年 9 月至2008 年 6 月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这一数值从 7% 持续上升至 17.5%。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投资、出口与外贸获得快速增长,中国出现了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大量外汇流入增加了市场中的基础货币投放。为了避免出现流动性过剩,人民银行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来冻结部分流动性,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08 年 9 月至 12 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下经济增速放缓、外需不足和国内总需求下降的影响,人民银行适时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当年 9 月,首次针对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金融机构采用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便成为常态。2010年至 2011 年 6 月间,人民银行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四万亿”刺激计划造成的投资过热、物价上涨、隐性债务上升以及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冲击,及时给宏观经济降温。2011 年底至今的十年间,为拉动经济增长,人民银行采取了持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使存款准备金率从2011年底的 19% 降 至 2021 年 12 月 15 日 的8.4%。特别是 2015 年的股市大幅波动期间,人民银行 4 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018 年以来,存款准备金政策更多地体现为结构化的货币政策工具,避免了单纯的总量型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陷阱”。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银行共进行了 5 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不同于以往,这 5 次降准操作传递出货币政策三个重要信号。第一,降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社会实际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两年来,在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等多重目标中,货币政策更加突出对“稳增长”的支持。第二,更加注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以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配合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小再贷款和针对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企业的政策支持。第三,更加注重稳健与灵活适度的调节。货币政策继续坚持稳健的基调,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引导金融资源从低效领域退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防止通胀预期进一步发散。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不同价格、数量、期限的组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使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2021 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好的复苏态势,但呈现“前高后低”等特点。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来看,2020年四个季度的 GDP 增速分别是第一季度下降 6.8%,第二季度增长 3.2%,第三季度增长 4.9%,第四季度增长 6.5%;而 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 GDP 增速分别是 18.3%,7.9%、4.9%,增速逐渐回落,低于预期。实体经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政府投资增速放缓、民间投资面临巨大压力、制造业复苏缓慢、内需后劲不足等。此次在人民银行 7 月 15 日全面降准之后又一次实施全面降准,正说明了稳增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随着上游大宗商品通胀压力逐渐缓和,我国 11 月生产价格指数(PPI)涨幅收窄,货币政策也释放出更多操作空间。尽管美联储在向市场释放货币转向的信号,但从近期对外措辞来看,语气已相当缓和。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趋于平缓,预计下游生产企业成本和利润会逐步优化。因此,此时实施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引导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下降和资产端利率溢价空间下降,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刺激企业增加有效信贷需求,推动经济基本面回归正常态势。可以说,当前一段时间是实施全面降准极其宝贵的窗口期。此次全面降准是一场“及时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加适宜的政策环境,利好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尽管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但受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第三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升10BP。对金融机构来说,降准增加长期流动性供应并降低资金成本,向中小微企业放贷的意愿和能力将相应增加,从而增强让利行为的可持续性。对于实体企业来说,降准之后将更容易获得融资支持,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叠加人民币持续升值、内需复苏乏力等,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部分中小微企业步履维艰。本次降准将有利于增加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低息贷款,加强金融对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和纾困,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全面降准有助于保持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此次降准将有效缓解部分房地产企业信用危机,降低房地产行业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12 月 10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降准增加银行体系资金供给,有助于推动银行更好地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和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降准有助于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也将利好债市。降准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总量,流通中货币的增多使利率面临下降压力,机构与投资者将货币转化为资产的意愿增加,加上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注入,债券价格与收益或将上涨。此次全面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并没有改变。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部分用于对冲 12 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增量流动性仍然相对有限。降准并不是大水漫灌、雨露均沾,而是主要面向实体经济。人民银行仍将采取措施,引导资金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但全面降准传递出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和决心,表明货币政策将根据市场变化进行预调微调。我国经济仍然处于下行过程中,12 月 10 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偏向稳增长,降准是对目前政策基调的确认。相比于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降准的信号意义更强,更体现呵护市场、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方向和态度。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稳增长和保就业依然是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基于这样的背景,2021 年以来人民银行共进行了两次全面降准操作,确认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周期。美国 2021 年 4 月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零,日本 2021 年 2 月存款准备金率为 0.8%,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来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且美国和日本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更加细化,依据存款类型和存款额度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 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可以预见的是,2022 年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加强协调联动。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既要适度用好全面降准等总量工具,也要适时用好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工具;既要用足用好结构性增量工具,也要更好地发挥结构性价格工具的作用。对前期纾困中小企业、支持绿色发展的货币政策工具,应保持基本稳定,部分政策到期后应出台新的政策进行接续。总之,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我国宏观政策应该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兼顾防风险、调结构,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本文原载《中国金融》2021年第24期。作者董希淼系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熊礼慧系温州大学商学院讲师。)